(一)面临痛点
1.环保意识:缺乏环保及法律意识。
2.对抗执法:企业人员抢执法证件、扣押执法人员。
3.流于形式:“一刀切”式监管、应付了事,乱监管、软监管、瞎治理。
4.环保投入:地方对环保投入十分“小气”,环境保护基础设施欠账较多。
5.经济阵痛:短期内会让地方财政数字不好看,重发展轻保护。
6.势单力薄:执法人员单枪匹马上阵,其他部门缺乏积极主动参战意愿。
7.执法乏力:缺乏强制执法手段,人手少效率低,多部门无法形成合力。
(二)治理思路
1.法律体系:起草并完善环保法律、法规、规章、标准及其他规范性文件。
2.治理体系:政府为主导、企业为主体、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。
3.责任追究:党政同责、一岗双责,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。
4.联合执法:建立内部与外部相结合、多种监督手段综合运用的监督机制。
5.宣传教育:系统、深入、持久地开展宣传教育,建立良好的环保氛围。
6.严惩重罚:按日计罚、查封扣押、行政拘留、责令限产停产。
7.信用评价:将环境违法企业列入“黑名单”,将违法信息记入社会诚信档案。
8.信息披露:在突发环境事件信息发布中,要做到及时、准确、权威。
9.农村整治:综合整治农村环境,建设美丽乡村,推进农业清洁生产。
(三)写作示范
【标题示范】
让绿色成为发展底色
【开头示范】
绿色是生命的象征、大自然的底色。今天,绿色更代表了美好生活的希望、人民群众的期盼。然而雾霾天气范围扩大,环境污染矛盾突出,工业化带来的一系列环境问题,已经使广大人民的健康受到威胁,也大大制约了经济的发展。“我们在生态环境方面欠账太多了,如果不从现在起就把这项工作紧紧抓起来,将来会付出更大的代价。”习近平总书记首赴外地考察时就谆谆告诫。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许,要求未来发展必须严守环境底线,不可越雷池一步。
【论证示范】
保护与发展并不矛盾,青山和金山能够兼得。绿水青山可以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,我们种下的常青树就是揺钱树,生态优势可以变成经济优势,带来丰厚的绿色红利。被世界环保专家称为“地球癌症”的石漠化,是我国西南岩溶地区最严重的生态问题。石漠化一度成为广西最大的生态问题,成为灾害之源、贫困之因、落后之根。多年来,广西历届党委、政府多方治理,久久为功,让八桂大地尽显“石山增绿、群众增收”的动人景象。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,我们要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。
【结尾示范】
乐民之乐者,民亦乐其乐;忧民之忧者,民亦忧其忧。绿色发展理念洞悉发展规律、深察民生福祉、彰显执政担当,是全体人民在发展问题上的“最大公约数”之一。绿色发展人人有责、人人共享,要求我们在价值取向、思维方式、生活方式上实现全面刷新和深刻变革,在身体力行中走向生态文明新时代。
责任编辑(刘轶)